“组委会的各位老师,封存设备的教室封条完好,我们的参赛作品也密封完好,现在我将它们取出.....”
11月13日下午,一场面向赛事组委会全程录像,一群身着防护服的“大白”们转移参赛作品的接力正在amjs澳金沙门线路的校园里上演。
这是我校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25个学生代表队,75名学生参加的2021年 “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辽宁赛区暨辽宁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参赛作品,因为目前大连疫情的形势,不得不将测试现场转移到学生宿舍。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每两年设置一次国赛,属于国内电子类最高规格的竞赛,包括985、211所有设有电子类专业的大学都非常重视该项赛事,对获奖学生的能力认可度很高。我校已连续13年组织、指导学生参赛,并取得了不错的赛绩。2020年我校参赛的21个代表队中有2组获省级一等奖、6组获省级二等奖、4组获省级三等奖。
按照大赛要求,从11月4日早8时到11月7日晚8时,参赛时间共4天3夜,各参赛队在17位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克服当时大连大雪降温、疫情等不利影响,在实验室完成了相关的竞赛题目和设计报告,然后按照组委会的要求将竞赛作品封箱并贴上赛区统一制作的封条,存放在有全程在线监控并录像的专门房间。
按照赛程安排,这些竞赛作品将在11月12日赛区评审时开箱演示。但自11月9日起,由于大连市疫情的变化,为保障学生安全,降低疫情风险,学校按照大连市疫情防控要求实施了最严格的全面封闭管理,学生不能到教学区,也无法按照要求进行竞赛作品的演示和答辩。在这种情况下,我校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副主任刘龙立刻与辽宁省赛事组委会沟通,申请能否考虑大连疫情的实际情况,针对竞赛答辩时间和答辩场地进行调整。经过多轮沟通,最终赛事组委会同意我校的实施方案:将参赛作品转移到学生宿舍进行开箱评测。这就有了开篇那一幕全程录像的竞赛作品大转移。
因为校园封闭,专业教师无法到达现场,驻校参与学生管理的素质教师骆磊和杜林彬一手承担了从教学区搬运参赛作品至学生宿舍区的重任。杜老师负责全程录像,骆老师负责搬运,二十几箱参赛作品楼上楼下跑了十多趟,期间还要克服由于教学区和生活区车路封闭的困难,连接处必须通过人工搬运,老师和学生志愿者们将所有的参赛作品逐一送达参赛学生的寝室。
参赛作品《用电器分析识别装置(H题)》,需要很多大功率电器参与测试,学院动员老师们协调解决。专业教师无法到现场,就通过视频远程指导。电子信息工程系参赛学生曹文硕说:“由于改变了测试环境,而组委会要求评测前又不能开箱,短时间在宿舍走廊搭建的环境对项目的实际测试效果还是有很多不利影响。虽然可能会影响成绩,但通过这个疫情防控下难忘的参赛过程,我们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更从政府、学校和学院的老师、同学们身上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希望大连的疫情早日结束,希望大连早日恢复往日的有序和繁荣!”
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竞赛指导教师田华说:“作为电子信息类的专业院系,除了课内的实践体系之外,我们学院面向学生设计了从兴趣小组,专业辅修课,专业社团,大创项目,专业竞赛一体化的课外实践体系,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内体系之外,可以有组织、有传承的进行各种专业实践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能力,增强自信。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含金量高,难度和强度也很高,非常注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本次电子设计竞赛的四天三夜除了大赛允许的离场查阅资料,学生都没离开过实验室。有些指导教师都熬到凌晨三四点或者干脆住在学校。11月7日晚上八点作品要封箱,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鞠尔男冒着大雪赶到学校,指导学生们做好封箱、材料提交等收尾工作。师生为了这场比赛付出了很多努力,今年不管成绩如何,全体师生克服疫情种种困难、同心协力、尽心尽力,学生们都得到了很大锻炼,不仅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大赛背后默默付出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和关心,让同学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付出的可贵和关爱的力量,这是最重要的收获。”
大连近期严峻的疫情让这次参赛过程变得不同以往,也为大东软的师生们团结抗疫带来了鲜活的事例: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赛,大东软师生正在用自己的力量践行并给出最有力的回答。衷心祝愿疫情之下参加竞赛的大东软学子们取得优异成绩!